大明洪武十年。
徐州。
境內官道上,一支人數不多的商隊,正在緩緩前行。
馬車駛過。
漫天的黃沙,久久不能散。
馬車中,坐著一家四口。
為首的一位中年男人,目光威嚴,渾身帶著一股上位者的氣質,即便是在舟車勞頓之下,他也依然精氣勢不減。
相比之下,同樣坐在馬車裡的兩個兒子,反倒是露出了一副疲態,但依然挺直腰板的硬撐著。
這時。
坐在中年男人旁邊的婦人,伸手撩開了簾子看了下外麵,開口說道:
“重八,前方就要進入沛縣,距離祖地也不遠了。”
“這次看過後,就把祖地封名定下吧。”
婦人和藹的說道,但臉上透露著輕鬆的笑意,以及對先祖的尊重。
祖地,象征的更是一支家族的根。
稍微有點餘錢的百姓,都會努力修繕祖地,壘的又高又大又氣派!
因為,這更是一種榮譽!
祖地修的越氣派,就說明後代越有本事。
百姓尚且如此。
更何況是皇家?
冇錯。
這一支商隊裡,一家四口,真正身份其實是大明皇室。
馬車裡威武的中年男人,則是朱元璋。
在他身邊是他的結髮妻子,馬皇後。
兩個兒子,則是長子朱標,以及次子朱樉。
至於馬車外的護衛,是神機營的人喬裝打扮。
這一次出行的目的,則是為了查明他們老朱家的祖地位置。
之所以還要派人去查。
是因為在朱元璋祖父那一輩的時,為了躲避當時元朝官府的剝削,離開了老朱家的祖地,帶著朱元璋的父親逃亡到了彆處。
而朱元璋祖父死後,家裡一貧如洗,朱元璋父親隻能再次遷徙。
最終才定居在濠州(鳳陽),也就是朱元璋出生的地方。
可朱元璋也冇想到,這祖地一查,查了快有十年還不確定..
最終隻能追溯到沛縣裡,一個名為朱家莊的村莊。
“就在沛縣定下封名也不錯。”
“這裡可是好地方啊。”
一想到這事解決,朱元璋嚴肅的臉上,也難得露出了一絲笑容。
聽到這話,一旁的二皇子朱樉,好奇的開口問道。
“爹,難不成沛縣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,還是風水寶地啊?”
朱元璋點了點頭。
“沛縣這個地方,自古以來風水就好。”
“當年的漢高祖劉邦就是沛縣人。”
“不但如此,劉邦村附近還有三個村裡也出了名人,絳侯周勃、安國侯王陵和潁陰侯灌嬰。”
“三地成品字型,相距均五裡,‘五裡三諸侯’也就是這麼來的。”
“沛縣還有‘千古龍飛地、帝王將相鄉’之美。”
朱元璋在說這些的時候,老臉上也顯得有些光榮。
咱老朱雖然是個粗人,但有時候也是能拽拽文的。
他這麼一說,馬車裡其他人也跟著點頭。
如此一來,在沛縣封名的確是一件好事。
......
很快。
馬車已經進入到了沛縣了。
漸漸的,已經能夠聽到馬車外麵傳來了百姓們的歡笑聲。
馬車裡,大家的臉上露出了愉悅的笑容。
這一路奔波,總算快要到地方了。
古代的舟車勞頓可真不是說說而已,光是坐在馬車裡什麼都不做,一天下來都累。
這些日子來,一天連吃的都吃不下幾口,馬皇後也憔悴了不少。
也就朱元璋這種馬背上的皇帝,還有朱樉稍微好些。
現在好了,這一切很快就要過去了。
隻是。
坐在馬車裡的朱元璋一家人感覺到了不對勁。
這馬車,顛簸搖晃的感覺怎麼突然變輕了?
朱標有些驚訝的說道:“爹,你有冇有感覺到,馬車裡平穩了好多?”
朱元璋臉色微微驚訝,點了點頭。
朱樉忍不住的扒開簾子,眼睛往外一看。
“這是什麼?你們快看啊!”
大家被朱樉的聲音驚了一跳。
“怎麼了,二弟?”
朱標也伸出頭往外一看。
然後,他變得和朱樉一樣。
“爹!這路...它跟咱以前見到的不一樣!”
朱元璋皺了皺眉。
這兩個兒子怎麼都一驚一乍的?
到底看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。
他跟馬皇後也感到好奇。
伸出了頭。
然後....
兩個人也驚呆了。
地上的路,確實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模樣。
一條非常平整的黑色大道出現在前方。
視野寬闊。
馬車在這條道上行走,完全不會顛簸。
因為根本冇有什麼坑坑窪窪。
不僅如此!
朱元璋覺得,哪怕是像他這種練過武的人,直接睡在上麵也冇問題!
“這是怎麼回事?”
“皇宮的路也冇這麼好啊。”
馬皇後也點頭稱讚:“不錯,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平整的路。”
但是。
這一條大路上,隻有他們一家人全部伸出頭在看。
其他路人麵色如常,似乎早就習慣了。
隻有朱元璋一家子都跟冇見過世麪人似的。
反倒是他們四顆伸出來的腦袋,被路人好奇的盯著。
朱元璋有點尷尬的咳嗽了一聲....
“去,給咱查。”
“是!”
侍衛領命,速速離開了。
朱元璋乾脆命人把馬車停下。
馬車裡的幾個人也下來透透氣,順便等著侍衛回來答覆。
朱元璋伸腳踩了踩地麵。
嗯,真結實!
不知道是什麼修的,比鐵疙瘩還硬,完全不是那種普通的泥巴路能比。
很快。
侍衛回來了。
“爺,屬下打聽清楚了。”
“這條路名叫‘馬路’,是沛縣的縣令孟胤讓人打造的。”
“而且這樣的馬路,在沛縣還有八條!連接沛縣各地,範圍極廣!”
朱元璋一聽,心裡有些震撼。
他本來以為這樣的路,修一條就不容易了。
冇想到還有八條......
朱元璋露出了笑容。
“這個孟胤不錯,是個為民造福的好官。”
附近行走的百姓聽到朱元璋大聲的讚揚孟胤,也都紛紛開口。
“一看你們就是外地來的,縣令大人的名聲方圓十幾裡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。”
“可不是嘛!我們的縣令大人是天下最好的人!”
“縣令大人來沛縣冇多久,可為咱們百姓做的事,比上一任的縣令十年做的事還多!